特朗普和中国打的是贸易战吗?如果我们这么想,我们在格局上已经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差差漫画免费在线阅读>>>点击进入
这几天,关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让我感慨良多。在国家真正需要智慧的时候,你发现,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除了能够贡献情绪,就剩下了段子。
目前为止,我们的应对不外乎三点:
第一,很多报道告诉美国,打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奉劝川普悬崖勒马;第二,主流专家列出一系列可以应对的制裁的单子,从大豆,猪肉,到飞机;第三,民间拿出中美列出的可能征收关税的商品的名单,发现,中国制裁美国的都是农产品,而美国制裁中国的都是高科技产品,让人顿然产生中国是高大上的工业国,而美国是传统的农业国的错觉。
我想说的是,这种错觉来的太是时候了,中美两国开出的制裁名单,恰好反应了两国对本次贸易摩擦的定性和战略定位。这究竟是一场因为巨额的贸易逆差而发生的大国之间的贸易冲突,还是美国面对中国的崛起而做出的组合拳式的反击,从两国国民的反应上高下立判。
我曾指出,中美之间这场贸易冲突,表面看是因贸易逆差而起,但事实上,这是中美两大国之间在经济实力不断接近,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霸权面临威胁的情况下,做出的必然举措。
面对中国的崛起,作为全球第一大国的美国是不情愿的,他一定会对中国的崛起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遏制,这是必然的。因此,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冲突或者贸易战,还是应该站在中国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必然要遭遇的挑战,从历史上看,“修昔底德陷阱”很难避免(当然,新旧大国的冲突未必表现为军事冲突,但在经济层面,完全可以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的准备)。
期待中国崛起过程中一帆风顺是不现实的,那么多国家虎视眈眈,只是这场冲突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更早了一点而已。
为什么说,美国打得绝不是一场贸易战,回到双方目前列出的制裁名单,中国之所以制裁美国农产品,因为这是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而美国没有制裁服装,鞋帽,普通的机电产品,而是直接对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高铁装备等“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领域。
很显然,这在格局上存在明显差距,中国针对的是美国现在主要出口产品,而美国针对的是未来对美国制造业能够形成巨大威胁的行业,一个是眼睛盯着现在,一个是眼睛盯着未来。
要说知识产权问题,从中国改革开放伊始,这个冲突就没停止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美国大张旗鼓的炒作知识产权的话题,是因为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对美国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威胁,这才是关键。
川普对中国“侵犯知识产权”进行惩罚,时机选择恰好是在中国经济实现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国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展现出来的竞争力和战略让美国真实感觉到了威胁。
如果真正了解了美国的战略意图,在应对上就不会情绪化和无章法。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真正吃透美国战略意图的情况下,和美国周旋。这次贸易摩擦,对于中国而言,未必就是坏事:
第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来得越早,我们才能保持真正的清醒和冷静,才能知道在我们的制造业真正强大起来之前,保持适当的低调,不刺激美国是上上之策。
第二,美国在贸易冲突中的策略告诉我们,制造业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过去总是认为,美国人不做制造业,不重视制造业。可是我们老是忘记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只是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而美国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其在制造业的竞争力层面,高于中国。
而且,如果按照GNP统计,中国的制造业规模是低于美国的,美国仍然是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仍然是未来国力的关键。从大国崛起的规律看,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国家在放弃制造业之后能够崛起的。这起码说明,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是正确的。
第三,这场贸易战,其实也是中美两国智库之间的对决,是顶级专家人士之间的对决。目前为止,我们对川普本人都没有搞懂。我们的智库人士,拿出的东西,要么是傻乎乎替美国说话的,要么是赤裸裸的情绪,这种智库的东西,不要也罢!
当然,在中美面临最剧烈贸易冲突的情况下,老百姓关注资产价格,关注房价,关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贸易战还没有开战,全球资本市场已经血流成河。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关注自己资产的安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基于我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我可以告诉中国老百姓的是:
第一,中美贸易战大概率打不起来,大概率以中国的让步终结,但中国的让步,不代表对中国经济不好,兑现以前的一些承诺,我倒觉得对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方向是有好处的,对中国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第二,人民币汇率不仅不会下跌,而是会维持一个升势,对于中美而言,减少贸易逆差的办法之一就是人民币升值,这可能是无奈的选择。
第三,如果人民币升值是趋势,则意味着中国的资产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不要担心中国房价会出现暴跌。
第四,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去杠杆的步伐应该会大大减缓,避免出现人为调整的风险。